55直播

中超半程总结:裁判--普遍公平才能解决判罚争议?

时间: 来源:足球直播
标签:

记者程善报道 中超上半程,裁判引发的争议很多,尤其是泰山海港之战,费莱尼进球被吹掉后,甚至引发了国际关注,韩媒甚至恶意揣测,即将进行的亚运会,韩国队有可能会被“黑”。

上半程主要有3大焦点争议:一是与海港有关的一些判罚,各队争议较大;二是在一些相似动作吹罚上,不同裁判、不同球队难以做到尺度统一;三是VAR裁判引发众怒,有时候判罚抢戏——事实上,上半程的所有争议判罚,均和VAR视频裁判相关。

那么,这些问题无解吗?造成争议判罚的根源,都在裁判身上吗?想要解决问题,除了要把争议判罚的最终标准对错进一步明晰外,还要从更深层面去认识导致冲突产生的原因。

“中国联赛难看,除了球员水平差外,裁判也好不到哪里去!”持这种观点的球迷不在少数。往年,冲突一般集中在焦点球队和焦点战役上,或者到了保级、争冠的关键阶段。但本赛季一开始就争议颇多,一些没有传统宿怨的球队之间,也打得火花四溅,判罚也会引发争议,此后不断升级,费莱尼进球被吹掉,算是一个小高潮。

应该说,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把所有能派出的业务强的裁判,都用上了,除了个别的脱不开身,其余的都到一线执法了。按理说没有疫情了,裁判不用跟单位请长假关在赛区执法了,又有新人加入,选派工作应该好做一些。但实际上不是,以往有职业裁判,现在取消了,马宁和傅明不能不考虑本职工作,张雷因落户天津需要在学历上提升自己,不得不出国读书。而随着下半年各项国际赛事开始,又有出国执法任务,所以,中超裁判的选派工作,将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
虽然国内球迷对中国裁判不太认可,但在亚洲甚至国际范围内,以马宁为首的精英裁判们,还是有一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,中国足协曾认真考虑过发展自己的职业裁判队伍,提升裁判待遇和水平,但随着计划推崇者“落马”,该计划也没再推行。

中国的联赛号称职业,但裁判队伍一直都是半职业的,特别是一些基层裁判。裁判培养周期长,而且,很多裁判不是靠吹罚中超为生,都有本职工作,好坏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前途,只要不跟假球和贪腐沾边,哪怕是重大错漏,顶多就是提前退役。

本赛季,《裁判评议规则》进行了调整,与前两年遇到重大争议判罚,由官方发布认定的判罚结果和判罚理由不同的是,第八章评议工作纪律第17条规定:在任何情况下,未经中国足协同意,评议组成员不得就任何评议事件,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发表意见或评论;第18条是“处理”规定:未获授权将评议视频、讨论过程、评议结果泄露给评议组以外的人员或单位的评议组成员或候补成员,将被取消评议组资格。

不对外公布,俱乐部只能通过接下来是否执法猜测分析结果。比如说首轮吹罚申花对泰山的主裁判王哲,因为漏判了点球被内部停哨处理;唐顺齐、李海新也都因为出错受过内部处罚。

不过,中国能用的裁判就这么多,有时候,场上的风波也不一定都是裁判的错,俱乐部跟主裁判对规则的理解不在一个维度,但处罚了事却不公布正确答案,所以,问题还会重复,风波还会出现。

连续几个赛季,裁判工作“主管”一变再变,先是中足联筹备组,然后是中国足协,现在是两部门共管,前两年因为有申诉制度,能把一些俱乐部因为对规则理解不到位产生的误会,或者把一些俱乐部想要减轻自身输球压力从而甩锅给裁判的想法,通过正常的申诉机制解决掉,本赛季取消了,作为管理部门,没办法和俱乐部沟通,长期积累下来,就会产生很多“阴谋论”的说法。

“我们一直都在追求和提升裁判执法尺度统一,只有尺度统一,才是对大多数俱乐部的最大公平。”这是年初裁判宣讲中,主讲陶然成说的一句话。但上半赛季暴露出的,正是让大家看不懂的“尺度统一”。比如说,国安对阵梅州的比赛,模模糊糊的镜头不能服众,国安主场获得点球;但同样模糊,赵宏略放倒大连人的博桑季奇却不是点球。虽说情况可能会略有不同,但到底哪里不同,球员不知道,球迷更不知道,只告诉你要服从裁判,但中国的传统历来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,很多“误会”就此产生。

还有一个重大误解,是在所谓的争抢和对抗的犯规吹罚上。今年被吹出的进球不少,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大连人第4轮主场对沧州,第71分钟,林良铭助攻,曼巴进球,被判攻方犯规在先,进球无效;还有一个就是费莱尼的那个球,也是被判攻方犯规在先。类似的情况不同判罚包括申花客场对蓉城,于汉超被犯规放倒后,主裁判没有吹停比赛,也没有给防守方补一张黄牌;大连人对阵海港的比赛,奥斯卡边路被犯规后,裁判示意比赛继续,同样把球打进但没被吹犯规。

不少队员都有些懵圈,他们忍不住会问:“到底怎样的拼抢和对抗是犯规的?犯规是看裁判心情?还是看能不能进球?然后还要看进谁的球,在什么情况下进球是不是?看人下菜碟对吗?”

也许有人会说犯规地点、力度、情况、距离球门远近都不同,所以吹罚不同。那么,这样的不同,是否应该让球员知道?让大家知道?这样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掌握。但现在,大家只知道争议,只知道结果,却不知道为什么,因为没有任何官方的声音。

当俱乐部和裁判间存在基本的尊重和信任问题时,一味“逃避”,不直接面对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,这一点,裁委会也看到了,第15轮将整个执法的VAR阵容进行升级。

未来,中超不该是会闹的孩子有奶吃,应该要给所有球队普遍的公平,想要做到这一点,至少要做到以下五点。

一是加强沟通和交流。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,促进俱乐部和裁判间对话和交流,具体方式包括定期会议、讨论和座谈会等形式,让双方都有机会表达意见、解释观点和分享经验。

二是提供专业培训。为俱乐部成员和裁判提供专业培训,增进对彼此角色和责任的理解,做到“换位思考”,俱乐部成员可以学习裁判职责和挑战,而裁判可以了解俱乐部的期望和需求。这有助于建立共同的认知和尊重。这种培训不该只限于赛季初的一次宣讲会,那么多规则,球员肯定记不住,要把规则普及常态化。

三是增加透明度。提供对裁判决策的解释和理由,增加透明度,有争议的判罚,解释裁判的判断过程和决策依据,减少误解和不信任。

四是规范行为和惩罚机制。确保俱乐部成员和裁判都遵守行为规范,制定适当的惩罚机制以防止不当行为,包括对恶意批评、辱骂或威胁行为的处理,以维护正常的比赛秩序。

五是中立的调解和仲裁机制。建立独立的调解和仲裁机制,用于处理俱乐部和裁判间的争议,寻求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。不要只看高水平联赛怎么做,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,中国的足球水平、中国球员的足球认知并未达到与欧洲五大联赛齐平的水准。

可以预判的是,下半程还会有很多问题出现,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作为中国足球的行业管理者,如果能够直面问题,不断反思,检视自己,有些问题完全是可以解决的。